煤的元素分析方法
(GB/T476-2001)说明
按照ISO1213—2《固体矿物燃料 词汇 第2部分:关于采样、试验和分析的术语》的定义,煤的元素分析(ultimate analysis)包括煤中碳、氢、氮、氧和硫的测定。但我国标准《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T476)只包括碳、氢、氮的测定和氧的计算。
碳、氢、氮和氧是煤有机组成中的主要元素,对煤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测定煤中碳、氢、氮和氧的含量是煤炭分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煤的元素分析方法》(GB/T476)于1964年制定。1979年进行了第1次修订,该次修订以提高方法的效率和准确度为主要目的,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1取消了GB476-64中的慢速法;
2 改进了三节炉法的操作条件,使测定时间由原来的35min左右缩短为25min左右;
3改变了三节炉法的空白试验方法,对氢值进行校正,在水分和二氧化碳吸收管间加入二氧化锰除 氮管;
4 增加了以高锰酸银热解产物为催化氧化剂和干扰元素吸收剂的二节炉方法。 1991年本标准进行了重新认可,并按照GB1.1—87《标准化工作导则 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修改了书写格式,根据GB483—87《煤质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和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修改了有关测试项目和计量单位的名称和符号。1991年版本并没做实质性修改,标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标准中使用对人身和环境有害的化学试剂以及供氧方式比较落后等。为此,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于2000年1月开始对GB476-91进行修订。修订草案于2001年4月13日经全国煤炭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煤炭分析试验分会审查通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1年11月12日发布,2002年8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分成两大部分:煤中碳氢测定方法和煤中氮测定方法,分别进行说明。 一、煤中碳氢测定方法
(一) 主要修订内容
本次修订要点如下:
1 将对人员和环境有害的催化剂Cr2O3更换为WO3,并将燃烧温度提高到850℃;
2 在标准正文中将供氧方式由负压改为正压,同时允许使用负压;
3对某些操作细节做了规定。
(二)条文说明 “3.2.8三氧化钨”
资料表明,铬是有毒、致突变和致癌物质。它经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人体,会导致皮炎、皮肤溃疡、黏膜损伤、支气管炎、鼻中隔穿孔以及癌症等。调查表明,职业工人肺癌发病率比一般居民高25~29倍;人体经消化道过量摄入铬,会导致内脏腐蚀,轻则影响胃肠功能、呕吐、腹痛,重则引起肝肾病变而死亡。为此本次修订中,特将Cr2O3改为WO3,并进行了有关试验。 (1)800℃下以WO。代替Cr2O3试验,试验结果列于表13-1。
版权:鹤壁市双正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地址:鹤壁市山城区长风南路215号西15米
电话:15839242403 传真:0392-2623306 E-mail:sjdzkjyxgs@126.com